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秦始皇的評價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雄才大略的劃時代人物。他是中國第一位皇帝,是皇帝尊號的創立者,是中國皇帝制度創立者,也是使中國進入了中央集權帝制時代的第一人。他一生並天下、稱皇帝、廢分封、置郡縣、征百越、逐匈奴、修長城、通溝渠、銷兵器、遷富豪、車同軌、書同文、錢同幣、幣同形、度同尺、權同衡、行同倫、一法度、以法治國、焚書坑儒,對於中國之大一統、對於中國政制之創建、對於中國版圖之確立、對於中國民族之傳承,都起到了不可磨滅的關鍵作用,對後世的中國和世界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但自古以來,秦始皇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譽之者稱其為首創統一局面的「千古一帝」,毀之者則稱其為專制獨裁的「一代暴君」。


正面評價

秦始皇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五百年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為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謂「漢承秦制」,「自秦以來,其制未變」,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國為中國其後近二千年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礎。

秦始皇使中國第一次完成了政治和經濟上的統一。根據史書記載,夏朝萬國,商朝千國,周朝八百國,西周後期還有二百國左右,春秋時期一百幾十國,戰國後期形成「七雄」。這些國中之國書不同文、幣不同形、度不同尺、權不同衡、十里尚不同風。而秦始皇則前無古人地在中國大地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形成了「車同軌、書同文、錢同幣、幣同形、度同尺、權同衡、行同倫、一法度」的大一統局面,為其後各朝代謀求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秦以後,中國人使用的文字源於秦人,中國廣袤的國土是秦帝國的延續,中華民族的統一和融合在秦帝國時期開始形成,中國在政治體制和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無不打有秦始皇的深刻烙印:秦始皇在2000多年前建立的文治武功,自此始終與中華民族血脈相連。

秦始皇在政治制度的最大創建是在全國範圍內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縣的一整套官僚機構,確立了中央的權威和集權。除了政治體制的改革,秦始皇還廣泛統一了其他各種制度,包括全國的水陸交通建制(車同軌)、全國的文字(書同文)、全國的度量衡制度(度同尺、權同衡)和全國的幣制(錢同幣、幣同形)。他還試圖統一全國的思想(焚書坑儒),但由於手段過於暴力而沒有完成(統一思想要到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時才而得以初步完成)。應該說,正是由於秦始皇對征服後的土地注重統治和制度的建設,不似其它同時代的征服者(如古馬其頓的亞力山大,或古羅馬的凱撒等人)只重征服而不重製度和文化上的建設和統一,才使得統一的土地統治穩固,才使得中國在以後幾千年中都沒有像其他古代文明那樣經歷真正不可挽回的分裂或滅亡,為現代中國的版圖奠定了歷史基礎。有人認為,中國雖然經歷過長期的內亂分裂,不同地區的語言也差別很大,卻一直擁有同樣的文化,並且在數次分裂後又一次次地統一,是因為秦始皇統一了文字。

秦始皇首創驛站制度,並修驛道,為龐大帝國的政令通達以及由此而來的郡縣制皇權國家奠定了技術基礎。「修驛道,設郡縣」,這是中國能夠採用郡縣制這種先進制度,而非類似西方的分封制的一個必要條件。同時期的古羅馬不能有效控制佔領區,只能設權利極大的總督(總督總攬一地的軍政大權,都是貴族,基層組織都依靠當地的原有組織),仍舊類似於分封制,這是後來羅馬帝國分裂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郡縣制是一種平民制度,其軍政首腦都由皇帝任命,依政績軍功可上可下,可平職調動,這就導致了職業官僚和職業軍人的出現。職業官僚和職業軍人都可以來自平民,郡縣官僚制有效的保證了平民(布衣)參政議政的權利(如李斯,蒙敖等都是布衣,依軍功政績才出將入相),相比分封制這種貴族政治,無疑是一大歷史進步。有人認為,現代國家的文官制度和軍隊制度就是起源於此。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重視以法治國,秦始皇繼承了這個傳統,並十分推崇法家人物韓非,曾自嘆「若與其同游,則無恨矣」。戰爭時期,秦始皇對將領賞功罰罪,皆依法。統一中國後,秦始皇以秦國原有的法律令為基礎,吸收六國法律的某些條文,制定和頒行全國統一的法律。秦始皇雖專制,認為「朕即天下」,但有秦一代,仍是依法治國。

總之,秦始皇一生併天下、稱皇帝、廢分封、置郡縣、征百越、逐匈奴、修長城、通溝渠、銷兵器、遷富豪、車同軌、書同文、錢同幣、幣同形、度同尺、權同衡、行同倫、一法度、以法治國、焚書坑儒,對於中國之大一統、對於中國政制之創建、對於中國版圖之確立、對於中國民族之傳承,都起到了不可磨滅的關鍵作用,堪稱「千古一帝」。所謂「功莫大過秦皇漢武」,其意就是指在文治武功方面,歷代君王無秦始皇之右。

歷代文人和政治家中對秦始皇大加褒揚的不乏其人。例如,西漢名臣桑弘羊的論著中肯定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績是「功如丘山,名傳後世」。唐太宗李世民說過:「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唐朝大詩人李白在詩《古風》中寫道:「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台。」唐朝思想家柳宗元在名著《封建論》指出秦始皇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符合了歷史發展的客觀必然趨勢,所謂「非聖人意也,勢也。」清末民初思想家章太炎在1913年撰寫的秦政記也讚揚秦始皇,說:「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中國近現代史學先驅柳翼謀在《中國文化史》評論道:「始皇時代之法制,實具偉大之精神,以一政府而統制方數千裏之中國,是固國家形式之進化,抑亦其時思想之進化也。」「蓋嬴政稱皇帝之年,實前此二千數百年之結局,亦為後此二千數百年之起點,不可謂非歷史一大關鍵。惟秦雖有經營統一之功,而未能盡行其規劃一統之策。凡秦之政,皆待漢行之。秦人啟其端,漢人竟其緒。」。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創始人和前領導人毛澤東對秦始皇的評價也是甚高,他說:「秦始皇是個厚今薄古的專家。」,「孔孟是唯心主義,荀子是唯物主義,是儒家的『左派』。孔子代表奴隸主、貴族。荀子代表地主階級。」又說,「在中國歷史上,真正做了點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說空話。」,「我們應該講句公道話。秦始皇比孔子偉大的多,可是被人罵了幾千年。」,「秦始皇是第一個把中國統一起來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統一了中國,而且統一了中國的文字、中國各種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後來一直沿用下來。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第二個超過他的,可是被一些人罵了幾千年。……我贊成秦始皇,不贊成孔夫子。因為秦始皇是第一個統一中國、統一文字,修築寬廣的道路,不搞國中之國,而用集權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幾年一換,不用世襲制度。」史學家郭沫若呈給毛澤東《十批書》,毛澤東閱讀後說:「勸君少罵秦始皇,焚書坑儒要商量。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歷代政治家有成就的,在封建社會前期的,都是法家。這些人主張法治,犯了法就殺頭,主張厚今薄古。儒家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都是主張厚古薄今的。」 在某些場合,毛澤東甚至說他自己就是「馬克思加秦始皇」。但毛澤東對於秦始皇也不是完全肯定,他也說過:「秦始皇作為一個歷史人物,要一分為二。秦始皇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進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統一六國後,喪失了進取方面,志得意滿,耽於佚樂,求神仙,修宮室,殘酷地壓迫人民,到處遊走,消磨歲月,無聊得很。……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反對暴秦,就包括反對秦始皇,這也是完全正義的。」

鍾澈在評價歷代帝王時說: 世界歷史上,開創龐大帝國的帝王之中,排名沒有比得上秦始皇的,因為無論是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的居魯士、古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還是古羅馬帝國的凱撒,他們的帝國早已不存在了,對世界的影響遠無法與秦始皇相比。其實,即使他們在位時,其對帝國統一性的重組也遠遠小於秦始皇

面對始皇暴虐的批評,也有史學家指出,要區分秦始皇的個人性質的「暴」和時代的、社會的、制度的「暴」。因為秦始皇所推行的「暴政」,有很多是不得不藉助暴力來完成激烈巨大的社會變革,這種「暴」,實質上是在大轉型、大變革背景下產生的時代的、社會的、制度的「暴」,和秦始皇個人並沒有太大關係。

秦政暴虐嚴苛,百姓為暴秦奴役生活凄苦在始皇帝之時尤甚,這在歷史上並沒什麼異議;對秦朝或秦始皇的正面評價主要集中在「統一」和「集權」對後世的意義上。「統一」和「集權」對維護穩定十分重要,但卻使阻止了社會的自我完善的過程使社會變革非常困難,往往要到最後靠暴力手段消滅舊的統治集團來建立新的統治集團。但由於「統一」、「集權」的觀念根深蒂固,新的統治集團很快又會重蹈舊集團的覆轍。導致華夏文明出現明顯的盛衰周期。在對秦始皇作正面評價之時不能忽略他設計的這種制度的缺陷。


負面評價

秦始皇被某些人評價為專制獨裁、橫徵暴斂、嚴刑峻法、生活奢侈的君主,成為中國文化中代表暴君的符號。秦朝在統一中國後只歷14年即告覆亡,而且也開啟了中國兩千餘年的君主中央集權統治,許多人認為是始皇之過。

先秦時期百家爭鳴的文化、思想大爆發的情況自秦之後滅跡。秦朝以高度組織化的政府機構來管理人民和資源,而且使用嚴酷的刑罰來保證政令的實行(不能按時到達目的地要被全部處死是陳勝吳廣率民夫揭竿起事的直接原因)。秦始皇推行的是「以法治國」的法家學說,而從漢武帝以後的中國歷代統治者,都推行以仁愛、中庸為核心的儒家學說。而且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極端措施,得罪了天下士人(即知識分子階層)。因此,秦始皇常作為負面典型出現在各種散文、史籍中。

秦始皇的建築工程,包括秦長城、秦馳道、靈渠、阿房宮及秦始皇陵等,規模均極為龐大,動輒勞動舉國人口興修,不少文獻均斥責在工程進行時造成不少人命死傷。 從現在考古發現的阿房宮遺址以及秦皇陵來看,當年佔用了大量的勞動力和物資來滿足秦始皇的個人虛榮感。但另一方面,一些工程也使各地的交通進一步發展,有助日後交通、經貿、國家安全以及各民族之交融。故此,這些工程是功大還是過大,一直是史學家的爭論點。對於長城,有人指出當時所修築的長城,並非今所見之長城(今長城主為明朝時所修建),秦長城主要目的是標明與匈奴的防衛基準界線,始皇仍遣蒙恬發兵三十萬攻擊匈奴,後人對此的評價是:「興兵遠攻,貪外虛內,務欲廣地,不慮其害」。 蒙恬死後沒多久,匈奴便輕鬆跨過秦長城,不但收復了原來的失地,並且佔領了燕、代等郡。 可見,長城本身在後世抗擊游牧民族的戰爭中是否有意義還屬爭議話題,但至少在秦始皇時代的作用除了虛耗國力以外,作用微乎其微。

秦始皇滅六國過程中將所滅國家宮女充實到自己宮中(《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咸陽北阪上,南臨渭,自雍門以東至涇、渭,殿屋複道周閣相屬。所得諸侯美人鍾鼓,以充入之。」)秦始皇死後,秦二世下令將宮中沒有子女的宮女全部殉葬,在秦始皇下葬後又關閉墓門生葬了工匠(《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二世曰:『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葬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畢,已臧,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由以上兩段可想知給秦始皇殉葬的宮女和工匠真正是「不計其數」。執行的是秦二世,焉知不是秦始皇的意思?另外,目前考古發現秦皇陵大量分布有陪葬坑、殉葬坑、從葬坑。從陪葬坑裡發掘了珍禽異獸坑和銅車馬坑,通體彩繪並裝飾有大量的金銀,製作相當華麗精美。殉葬墓里的殉葬者有男有女,是被殺戮後一齊掩埋的。從葬坑排列密集有序,坑裡埋有跪坐的陶俑和馬骨,大約是宮廷的馬廄和養馬的僕役。秦政暴虐可見一斑。

歷代文人對秦始皇大加批判的不乏其人,例如:

西漢思想家賈誼在《過秦論》中指出:「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周王序得其道,千餘載不絕,秦本末並失,故不能長。由是觀之,安危之統,相去遠矣。」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寫道:「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夫併兼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術也。」
唐朝文學家杜牧在《阿房宮賦》中評論:「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文章摘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7%A6%E5%A7%8B%E7%9A%87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秦始皇之陵墓


驪山陵

秦始皇修建了大量華麗的宮殿。在統一六國之前,秦王已經有了不少宮殿。在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旋即開始在渭河南岸修建後世皆知的阿房宮(亦名朝宮,阿房為其前殿名),最多時用工七十二萬人(虛數,表明人數眾多)。雖然有人聲稱這些都是有罪之人,但這個數量仍然是驚人的(特別是相比於當時全國總人口數,一說當時總人口不過2500萬)。據說,阿房宮可以容納十萬人,在裡面運送酒菜要用車和馬才行。 《史記.秦始皇本紀》上描述說,僅一個前殿的面積就達到了東西長693米,南北寬116米,台基高達11.65米,上面可以坐上萬人。 但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聯合組成的阿房宮考古隊,對阿房宮遺址進行的考古工作發現,阿房宮從來就沒有建成. 僅是完成地基而已。至於阿房宮在歷史上到底是什麼樣子,現在也沒有一個權威的說法。
除了阿房宮以外,秦始皇還興建了興樂宮、梁山宮等等。據《三輔舊事》記載:秦國有「表中外殿觀百四十五」。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國有「關中計宮三百,關外四百餘」,另外,「咸陽之旁二百里內」還有「宮觀二百七十」。有宮殿就要有美女,在滅六國時,就把所有各國的美女都擄掠來放在所建造的宮殿之中。
秦始皇的另一個宏大的工程是修建秦始皇自己的驪山墓,也就是秦始皇陵。驪山墓從秦王登基起即開始修建,前後歷時三十餘年,每年用工據說也是七十萬人。現在留存的墓從外圍看周長2000米,高達55米。內部裝修極其奢華,以銅鑄頂,以水銀為河流湖海,並且以合金為陸地,滿布機關,從上空看,像秦朝時國家的版圖。而且,建造陵墓的工匠在陵墓造成之後全部被活埋。


秦始皇兵馬俑,又稱秦始皇陵兵馬俑、秦兵馬俑,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東5公里的下河村。
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國第一個規模宏大、布局講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寢,現存陵冢高76米,陵園布置仿秦都咸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6.3公里。陵冢位於內城西南,坐西面東,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始皇陵建築群的核心,目前尚未發掘完成。
據目前的考證,秦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以東約1.5公里處,普遍認為秦始皇兵馬俑位於秦始皇陵的外圍,有戍衛陵寢的含義,是秦始皇陵有機組成部分。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營建

秦始皇即位(時年13歲)後便開始興建自己的陵墓(公元前246年或前247年)。修建過程經其一生。秦始皇陵墓總面積達到50平方公里,包括現在的秦兵馬俑和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墓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帝陵,與其說是陵墓,倒更像是都邑。首先,各種原料來源要求嚴格,很多都是采自特定產地,由專門工匠開採、加工。在建造過程中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有看法認為最多時有70萬人參加建設工程。

發掘

1974年3月29日陝西大旱,臨潼縣村民楊志發、楊彥信、楊泉義等人在打水井時意外發現了兵馬俑碎片,當時村民稱這些陶塑為瓦爺。在人們初次見到兵俑時,兵俑衣著、武器的顏色還十分鮮艷,歷經兩千年威武不減,但是在考古學家挖出土時,受空氣氧化影響,數分鐘內即漸漸剝落消失,只剩下現在我們看到的陶土色。1976年-1978年,考古隊增添了考古、保護、照相、修復等人員,各項發掘工作全面開展。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開始向國內外參觀者展出。


兵俑和所配武器

秦兵俑和他的馬
兵馬俑採用陶俑作為陪葬品,因而得名。陶俑以秦兵真人大小為模樣,由工匠加工燒制,全部為手工勞動,沒有使用模具,但有八種常用臉型再做細部修改,並以裝配線方式組裝起來。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陶俑容貌各異,體態各不相同。所有陶俑的製作均按照秦軍編製,包括各級軍官、各兵種、戰車、馬匹等。在形狀加工好之後,陶俑著色燒制。最後再加上真實的兵器、裝備。各道加工完成後,按照秦軍作戰部署分兵種、級別逐一排列位置。因此,我們看到的兵馬俑,是秦軍的精確複製。由於兵俑完美的再現了秦軍的風範,軍事學者可以通過兵俑增加對「強秦」的了解。由於陶俑的原形來源於真實的秦軍將士,所以有研究者嘗試通過他們的容貌了解秦代的風土人情。
從兵俑和所配備武器的分析中得到的結論是,秦軍的弓箭部隊配備多種箭矢,以應對複雜的戰況。
秦軍兵俑不戴頭盔。有專家說,「不戴頭盔是為了在戰場上顯出英勇的氣勢,可以壓倒敵人。」有專家說是因為當時「刀」還沒有大規模裝備部隊。當時的步兵武器主要是「刺殺武器」,如戟、劍。步兵作戰,長距離用「戟」,近戰用劍。因這些兵器大多用青銅製成,韌性差,砍殺時易折,故多製成刺殺兵器。使用這些「刺殺武器」,攻擊的部位大多是胸、腹部,因此,秦兵馬俑大都披有胸甲。因為作戰時頭部被「劈砍」的機率較小,因此秦軍是不戴頭盔的。


秦兵馬俑

軍士俑

一般戰車上有兩名軍士,分別為車左俑和車右俑。車左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脛著護腿,頭戴中幘,左手持矛、戈、戟等長兵器,右手作按車狀。車右俑的裝束與車左俑相同,而姿勢相反。他們都是戰車作戰主力,但據文獻記載,他們在兵器配置和作戰職責上有著一定的區別。從秦俑坑戰車遺迹周圍發現的兵器看,秦代戰車上的車左和車右均手持戈、矛等格鬥用長兵器及弓弩等致遠兵器,說明戰車上車左、車右的分工並不十分明確。在戰車上,除了矛馭手和車左、車右俑外、還發現有指揮作戰的軍吏俑。軍吏有高低之分,負有作戰指揮的職責。

立射俑

在秦俑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兵種,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跪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身著輕裝戰袍,束髮挽髻,腰系革帶,腳登方口翹尖履,裝束輕便靈活。此姿態正如《吳越春秋》上記載的「射之道,左足縱,右足橫,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兒,此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勢,與文獻記載符合,說明秦始皇時代射擊的技藝已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種動作已形成一套規範的模式,並為後世所承襲。

跪射俑

與立射俑一樣,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立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而跪射俑位於陣心。跪射俑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左側挽一髮髻,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左腿蹲曲,右膝著地,上體微向左側轉,雙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作握弓狀,表現出一個持弓的單兵操練動作。在跪射俑的雕塑藝術中,有一點非常可貴,那就是他們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針腳被工匠細緻地刻畫出來,反映出極其嚴格的寫實精神,讓後世的觀看者從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濃郁的生活氣息。

武士俑

即普通士兵,平均身高約1.8米。作為軍陣主體,在秦俑坑中出土數量為最,可依著裝有異分為兩類,即戰袍武士和鎧甲武士。他們作為主要的作戰力量分布於整個軍陣之中。戰袍武士俑大多分布於陣表,靈活機動;鎧甲武士俑則分布於陣中。兩類武士皆持實戰兵器,氣質昂揚,靜中寓動。

軍吏俑

從身份上講低於將軍俑,有中級、下級之分。從外形上看,頭戴雙版長冠或單版長冠,身穿的甲衣有幾種不同的形式。軍吏俑除了服飾上與將軍俑不同外,精神氣度上也略有差異,軍吏俑的身材一般不如將軍俑體魄豐滿魁偉,但整體上比較高大,雙肩寬闊,挺胸佇立,神態肅穆。更多的表現出他們勤于思考,勇武幹練的一面,有的思念家鄉。

騎兵俑

出土於一、二號坑,有116件,多用於戰時奇襲。由於兵種的特殊,騎兵的裝束顯然與步兵、車兵不同。他們頭戴圓形小帽,身穿緊袖、交領右衽雙襟掩於胸前的上衣,下穿緊口連檔長褲,腳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鎧甲,肩上無披膊,手上無護甲。衣服短小輕巧,一手牽馬,一手持弓。從這種特殊的裝束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從古代騎兵戰術出發,騎士的行動敏捷是一項基本的要求。二號坊出土的騎兵形象,是迄今為止我國考古史上發現的最早的騎兵實物。因而對研究當時騎兵服飾和裝備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考古資料。

馭手俑

即駕駛戰車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他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臂甲長及腕部,手上有護手甲,脛著護腿,脖子上圍有頸甲,頭上帶有巾幘及長冠,雙臂前舉作牽拉轡繩的駕車姿態。由於古代戰爭中戰車的殺傷力極強,因而馭手在古代戰爭特別是車戰中,地位尤為重要,甚至直接關係著戰爭的勝負。

高級軍吏俑

俗稱將軍俑,在秦俑坑中數量極少,出土不足十件,分為戰袍將軍俑和鎧甲將軍俑兩類,其共同特點是頭戴鶡冠,身材高大魁梧,氣質出眾超群,具有大將風度。戰袍將軍俑著裝樸素,但胸口有花結裝飾,而鎧甲將軍俑的前胸、後背以及雙肩,共飾有八朵彩色花結,華麗多采,飄逸非凡,襯托其等級、身份,以及在軍中的威嚴。


文章摘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7%A6%E5%A7%8B%E7%9A%87%E5%85%B5%E9%A9%AC%E4%BF%91



秦始皇之難


遭遇暗殺事件

秦始皇自消滅六國後,引起無數六國貴族的仇視,故遭到暗殺並不罕見,除了荊軻刺秦較為人所熟悉外,《史記》還記載三宗針對秦始皇的暗殺事件。
高漸離暗殺未遂戰國末燕國人高漸離,擅長擊筑(古代的一種擊弦樂器,頸細肩圓,中空,十三弦),是荊軻好友。荊軻死後,秦始皇下令通輯太子丹和荊軻的門客,門客們都潛逃了。高漸離遂改名換姓給人家當酒保,隱藏在宋子這個地方作工。過了不久,高漸離考慮到長久隱姓埋名,擔驚受怕地躲藏下去恐怕沒有盡頭,就不再隱藏自己的身份,應邀往宋子城裡人家輪流作客,表演擊筑,聽眾都讚不絕口,並向高漸離賜酒以示讚賞。後來因高漸離擊筑技藝高超,被秦始皇傳進宮中表演。但被秦始皇的某位臣子告發,秦始皇雖然特赦他的死罪。但讓人先弄瞎他的雙眼以防行刺。不想高漸離雙目雖瞎,卻灌鉛於筑中,在秦王聽其擊筑著迷不留意時,奮起用灌鉛的筑擊打秦王。高漸離暗殺秦始皇失敗,並以身殉,自此秦始皇再也不敢接近以前曾為東方六國的百姓。


博浪沙暗殺

博浪沙暗殺事件主謀,家族五世仕韓的張良,後成為漢初三傑。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29年),秦始皇在第3次巡遊途中途經博浪沙(今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隨行車隊突然遭到一個120斤(約30公斤)重的大鐵椎撞擊,但大鐵椎砸在了另一輛車上,行刺失敗,秦始皇沒有受傷。
張良是此事的主謀,他的家族五代仕韓,出於滅韓之恨,幾乎散盡家財尋求勇士謀劃刺殺秦始皇,後來找到一個大力士,以大鐵椎撞擊秦始皇的車駕,惜誤中副車,秦始皇為此大索十日,追捕甚急。張良惟有改名換姓,逃到下邳躲藏起來。

咸陽暗殺事件

公元前216年(秦始皇31年)一個晚上,秦始皇與四名武士一起,在咸陽城內微服出行,但在蘭池遇上一眾強盜襲擊,情勢危急,幸而最終擊斃企圖襲擊秦始皇的強盜。由於懷疑事件另有主謀,故在關中地區大索二十天。


荊軻刺秦與滅燕

參見:荊軻及秦滅燕之戰

燕太子丹為燕王喜之子,過去曾在趙國作人質,由於嬴政幼時在趙國生活,故與太子丹相當要好。其後嬴政被立為秦王,太子丹又到秦國作人質,但嬴政苛待太子丹,太子丹心生怨恨,最終逃歸燕國。
太子丹逃返燕國後,打算報復嬴政對他的無禮,但燕國弱小,力不能及。他的太傅鞠武指秦國國土遼闊,敢戰之士眾多,且有山川之固,勸誡太子丹不要因為自己被嬴政欺侮的怨恨,而去觸動嬴政的逆鱗。


中國山東省武氏祠「荊軻刺秦王」石刻,左邊為秦王政,右邊為荊軻,中央伏在地上的是秦舞陽,下面是樊於期之首級。
正在此時,秦將樊於期得罪了嬴政,逃到燕國,被太子丹收留。不過鞠武十分反對太子丹收留樊於期,他指嬴政肯定會藉此事大造文章,遷怒於燕國,為了避免給嬴政藉詞攻燕,應該讓樊於期流亡匈奴,他提倡六國合縱,與北面的匈奴和好,才有對付秦國的可能。不過太子丹認為這個策略所需的時間太長,而且樊於期已走投無路,讓他投奔匈奴即是讓他送死,自己總不能夠因為害怕秦國,而摒棄樊於期的投奔,因此不接納鞠武的建議。
鞠武認為太子丹過於短視,為了結交樊於期而不顧國家大禍,心灰意冷下向太子丹推薦田光,而田光亦接受了鞠武的遊說,親自面見太子丹,再向太子丹推薦衛國人荊軻,最後田光自戕以激勵荊軻為太子丹賣命。
知道田光自戕的太子丹表現得相當悲痛,當時秦軍已經消滅趙國,駐兵中山,兵鋒直指燕國,燕國君臣唯恐大禍臨頭,因而與逃至代地的趙公子嘉結盟,共同防禦秦國。太子丹認為魏楚齊燕四國合縱已經沒有太大意義,打算派勇士前往秦國,像曹沫劫持齊桓公般,逼嬴政歸還侵佔各國的土地,若不答應則將嬴政殺死,使秦國國內陷入混亂。荊軻正是執行這件事的最佳人選,因此太子丹尊奉荊軻為上卿。
荊軻幫助太子丹完善刺殺嬴政的計劃,知道嬴政懸賞黃金千斤、封邑萬戶來購買樊於期的腦袋,就勸樊於期自殺。公元前227年(秦王政20年),燕國以荊軻為正使,秦舞陽為副使,帶同樊於期的腦袋和燕國督亢的地圖,出使秦國獻給嬴政。


秦代弩機,西安市北關出土, 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荊軻帶著價值千金的禮物,厚贈嬴政寵幸的臣子中庶子蒙嘉。蒙嘉在嬴政面前說盡好話,令嬴政大為高興,安排了外交上極為隆重的九賓儀式,親自在咸陽宮接見荊軻與秦舞陽兩人。荊軻捧著樊於期的首級,秦舞陽捧著地圖匣子,按照正、副使的次序前進。走到殿前台階下的秦舞陽臉色突變,害怕得發抖,大臣們都感到奇怪。荊軻以「秦舞陽為蠻夷,因未見過天子威嚴而心生恐懼」作解釋。嬴政令荊軻遞上秦舞陽的地圖,荊軻展開地圖盡頭,一把淬毒的匕首露出來。
荊軻左手抓住嬴政袖子,右手用匕首刺向嬴政。嬴政大驚,站了起來,掙斷衣袖想要拔劍,卻因為劍身太長,拔不出來。荊軻追趕嬴政,嬴政繞柱奔跑。由於事情發生得太過突然,大臣們嚇得發呆,大家都失去常態。而秦國的法律規定,殿上侍從大臣不允許攜帶任何兵器;武士都在殿下,沒有詔諭不能上殿。這時侍醫夏無且把一個藥囊向荊軻扔去,荊軻伸手擋了一下。嬴政趁這時把劍轉到背後拔出,回頭砍斷荊軻的左腿。荊軻倒地,將匕首扔向嬴政,惜撞在銅柱。嬴政向荊軻連砍八劍,武士衝上殿來,殺掉荊軻。事後嬴政評論功過,賞賜群臣及處置罪官都各有差別,其中以夏無且攔截荊軻有功,賞賜黃金二百鎰。
嬴政大發雷霆,於公元前227年(秦王政20年)命令王翦、辛勝的軍隊跨過易水,大敗燕、代兩軍於易水之西。其後一年,秦軍攻陷燕國都城薊。燕王喜、太子丹、代王嘉等人率領全部精銳部隊向東退守遼東,王翦以稱病為由歸秦。秦將李信緊緊追擊燕王與太子丹,太子丹隱藏在衍水河中,代王嘉則建議燕王喜殺掉太子丹,以求嬴政的寬恕。燕王喜接納代王嘉的建議,派使者殺了太子丹,把他的人頭獻給嬴政。當時秦軍主力幾乎調往南線進攻楚國,燕王喜、代王嘉兩人得以在遼東苟延殘喘。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史記.刺客列傳》
不過嬴政並未因而罷手,五年後(秦王政廿五年),王賁奉嬴政之命,掃除燕國在遼東的殘餘勢力,俘虜了燕王喜及代王嘉,燕國徹底滅亡。



文章摘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7%A6%E5%A7%8B%E7%9A%87

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秦始皇的政績


政治

公元前 221 年 -- 前 206 年

一、提高帝王尊嚴:嬴政自以為功\過『三皇』、德兼『五帝』,故兼採古代共主之尊號而合為『皇帝』,用作天子之專稱。他又提出『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千萬世,傳之無窮』《史記‧秦始皇本紀》。從此中國歷:史上之君主便稱為『皇帝』,嬴政則被叫做秦始皇(前二二一 -- 前二一零)。此外,又用一系列專門名稱來顯示全國最高統治者之無上權威,如皇帝自稱『朕』,其命令叫『制』或『詔』,其用印則曰『璽』。

二、厲行中央集權:秦始皇在中央政府內設丞相、太尉與御史大夫,分管全國之政務、軍事及監察,謂之『三公』。另有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等『九卿』,負責政府各部門工作。丞相等各自向皇帝負責,一切聽命於皇帝。另又廢除世卿世祿制,自中央至地方之官員均由皇帝任免,無權世襲。

三、廢封建置郡縣:秦自商鞅變法後,即逐漸推行由國君直接控制之郡縣制。消滅六國後,始皇又採取廷尉李斯之見,不再重行封建諸侯,『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史記‧秦始皇本紀》。每郡下轄若干縣,縣下尚有其他基層組織,郡縣長官亦由皇帝任免。

四、加強基層統制:秦統一全國後,繼續推行商鞅變法以來之戶籍與連坐法,以五家為『伍』(設伍長),十家為『什』(設什長),其上又有里、亭、鄉等。通過郡、縣、鄉、亭、里、什、伍的層層控 制,皇帝可將其統治真插至鄉間里閭。

五、實施嚴刑峻法:秦朝在秦國原有的法律基礎上,修訂了一套嚴密之法律,頒行於全國,始皇 『專任刑罰,躬操又墨』(《漢書‧刑法志》), 『樂以刑殺為威,……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史記‧秦始皇本紀》)。

軍事

公元前 221 年 -- 前 206 年

一、銷毀兵器:為防止六國遺民之叛亂,始皇下令將天下兵器聚之於咸陽,『銷以為鐘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延宮中』(《史記‧秦始皇本紀》)。

二、夷平險阻:始皇下令『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史記‧秦始皇本紀》,即將原來六國於險要地帶修築之城郭、關塞及堡壘,一律加以拆除,以防止封建割據之再現。

三、移民戍邊:把民眾數十萬遷徙至北部河套及南方五嶺一帶,以加強邊防、開發邊疆。

四、普遍徵兵:規定凡十七至六十歲男子均須服兵役。守邊一年者稱『戍卒』,守京都一年者稱『正卒』,赴縣聽差者稱『更卒』。

五、修築長城:秦始皇把戰國時北方燕、趙、秦三國舊修之長城連接起來,『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史記‧蒙恬傳》)。

經濟

公元前 221 年 -- 前 206 年

一、遷徙豪富:將六國舊貴族及富豪十二萬戶迫遷咸陽,另有一部份則徙之於巴蜀、南陽等地,使他們離鄉背井,可便於監視,又可促進首都等地之繁榮。


二、統一貨幣:禁止使用六國各自的龜、貝、玉等幣。規定全國統一使用金、銅兩種圓形貨幣,其中金為上幣,單位曰鎰(二十兩);銅為下幣,以半兩錢為單位。


三、統一度量衡:以商鞅時的秦國度、量、衡器具,作為全國斗算長短、大小、輕重之標準,並於其上刻寫統一度量衡之詔書。度的單位是分、寸、尺、丈、引等,量的單位為合、升、斗、斛,衡的單位有銖、兩、斤、石等。
四、定土地私有:秦自商鞅時廢井田、開阡陌以來,即逐漸允許土地私有和自由買賣。統一全國後,秦室更加重視農業生產,實行強本(農業)抑末(商業)。始皇之琅邪臺刻石明載『皇帝之功\,勤勞本事,上農除末,黔首是富』。公元前二一六年,又頒令『使黔首自實田』,讓佔有土地之百姓呈報佔田數並納稅,正式承認土地私有制之合法。

文章摘自:http://www.hrgps.edu.hk/~amit/data/stdpjo/p6web/6g/1/index.html

秦始皇的身世


人質之子


嬴政生於趙國邯鄲,「名為政,姓趙氏」,父親是秦公子異人,秦昭襄王是他的曾祖父。
由於秦昭王採用了范睢「遠交近攻」的戰略,將近攻的對象選定為鄰國韓國和魏國,而和較遠的趙國聯合。按照當時的慣例,秦趙兩國需要互換人質以示真誠。秦國派到趙國的質子是秦始皇的父親王孫異人(又名子楚,即秦莊襄王),異人當時是被秦昭襄王立為太子的安國君(即秦孝文王)其中一個庶子,有20多個兄弟,加上他的母親夏姬不受安國君寵愛,因此他繼承王位的機會很低。更不幸的是,由於秦趙兩國已發生數次的軍事衝突,故此異人在趙國的待遇並不好。
異人就這樣成為趙國的人質,但是陽翟大商人呂不韋卻改變他下半生的命運。呂不韋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覺得異人「奇貨可居」,很快與異人成了好朋友,除了幫助異人與安國君的正夫人華陽夫人打通關係,讓異人成為安國君與華陽夫人的嗣子之外,還獻上美人趙姬給異人,其後趙姬在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公元前259年)生下一名男嬰,取名「政」,亦即是後來的秦始皇。

死裡逃生
雖然異人成為安國君的嗣子,但異人的祖父秦昭襄王似乎並沒有顧慮到異人的死活。公元前258年(秦昭襄王四十九年),秦昭王挾長平之戰戰勝之威,遣大將王齕包圍邯鄲,趙人為了報復,決意殺異人洩憤,但呂不韋與異人早已密謀逃走,向邯鄲城中的守門吏賄賂六百斤黃金,然後亡命奔向秦軍駐紮的方向,最後成功逃回秦國。至於趙姬與嬴政母子則仍然留在邯鄲城內,但她們竟然奇跡地找到一個藏匿之地,逃過趙人的追殺,並在邯鄲度過大約六年的時光。陳舜臣推測嬴政年糼時的逃亡經歷,培養了他敏銳的觀察力。
不過史記在此處卻弄出一個自相矛盾的記載,就是趙姬的身份,前文稱趙姬是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但趙姬母子被趙人追殺時,史記卻記載趙姬的身份是趙豪家女,所以才得以成功匿藏。
秦昭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後九月,秦昭襄王薨,享年75歲。安國君即位,就是秦孝文王,華陽夫人被立為王后,子楚(異人)被立為太子,而趙國亦主動釋放趙姬及其兒子嬴政回咸陽。

《史記.呂不韋列傳》
秦孝文王在位時間很短,先是服喪一年,正式稱王後僅僅三天便駕崩了,享年54歲。隨後太子子楚即位,也就是秦莊襄王,他任命呂不韋為丞相、兼封文信侯,繼續秉承「遠交近攻」的國策,對三晉(韓趙魏三國)開戰,以確立秦國的強勢地位。不過莊襄王在位時間也不長,三年後便駕崩了,享年35歲,時年13歲的嬴政因而正式踏上秦王的寶座。

身世之謎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王政是秦莊襄王子楚與趙姬所生。但《史記.呂不韋列傳》卻記載,呂不韋將趙姬餽贈給子楚時,已經知道她懷孕,亦即是說嬴政很有可能是呂不韋的私生子。東漢史學家班固亦引用此說法,在他的著作《漢書》中稱嬴政為呂不韋之私生子。直到秦始皇死了將近二千年後,仍有人相信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兒子。
如果以呂不韋餽贈趙姬給異人的時間開始計算,懷胎十二個月才生下嬴政,從現代醫學觀點來說是不可能的。因為人類的妊娠時間從受孕之日算起平均不足9個月,僅為266天。古人因為不知道女性的受孕時間,故有「懷胎十月」這種不準確的說法。如果真的懷胎十月,對胎兒來說是相當危險的。因此趙姬開始受孕的時間,應是她被贈送給異人的三個月後,由此證明嬴政為呂不韋私生子的說法不成立。

文章摘自:維基百科

秦朝的建立


秦始皇統一六國,當然始皇的領導非常重要,但卻不可認為一切都是始皇一個人的功勞。因此,在秦統一六國原因的探討中,史學家們首先提出的第一個因素是,統一是在經過春秋戰國長期戰亂之後,歷史局勢發展之所趨。也就是說,歷史進程擴展到戰國時代,人們在思想上已傾向於統一。而始皇所扮演的,正是把歷史傾向落實於現實環境中的人物。

由於分裂割據和兼併戰爭,破壞了生產,阻礙了生產的發展,因此人們強烈要求安定的環境。而結束這種戰國的局面,實現國家的統一,可能是製造安定環境最直接的方法。這是秦統一六國的客觀因素。

第二個原因,在於六國國內的形勢。六國的歷史包袱,顯然要比秦國來得沈重。六國位於中原地區,雖然西周禮樂制度不行,然貴族大體上仍深以禮樂之邦自居。當孔子周遊列國時,儒家思想無形之中,已播下種子。而秦國僻處西方,長久以來與游牧民族犬戎相抗,民風較為樸實強悍。

因此,與中原諸國比較起來,秦國在文化程度上較為低落。孔子與孟子就都沒有到過秦國,秦國也因此沒有受到儒家學說的影響,當然也比較不重視儒家所說的繁文縟節。

因此,深受法家思想影響的商鞅,在未入秦之前,雖曾在魏國待了很長一段時間,卻無法受到重用。商鞅在對東方諸國死心後,西入秦國為秦效命。商鞅在秦國變法非常地徹底,且不遺餘力地打擊舊貴族。這些做法,之所以能夠成功,原因即在於秦國的民風及其內部人民與貴族間並無尖銳的衝突,而這正是六國所無法提供的客觀條件。

第三個原因,與戰國以來秦國的變法有關。秦自商鞅變法以來,一直貫徹執行為軍功爵制度」來進行賞罰。

軍功爵制度將秦國全國上下軍民,都納入了戰爭的軌道中,每一個人皆因其軍功而行賞論罰。且軍功爵制度是一種多等級制,其所以吸引每一個人,盡可能地去發揮自己最大的能量的原因,在於它是由國家不斷進行財產和權力的再分配。

各級爵位的實際利益,是落實在土地、賦稅、徭役的分配,以及個人身分的升降等等之上。也就是,秦的統治者利用土地、租稅、爵位等調動臣民的戰鬥力。

學者們普遍認為,軍功爵制度是秦國強大和始皇完成統一的基本原因。

此外,秦位居關中,土地肥沃。鄭國渠修成後,可灌溉四萬餘頃土地,農業生產有很大的發展。且因長期與犬戎爭戰,人民習於戰鬥,加以軍功爵制度的實行,軍事上較六國為優勢。

可知,秦統一六國,是有著長久的歷史背景,而不是一夕變來的。然而統一之後的建設,卻是更為重要的。

秦始皇採用歷朝以來深信不疑的金、木、水、火、土的五德終始,認為秦繼周而興,由於周朝是火德,因此秦為水德。水德屬於冬季,顏色尚黑,因此秦朝定十月為歲首,朝賀也定在十月,而衣服、軍旗、皇帝的旗幟,都以黑色為上位。

另外,在數字上也以代表陰數的六為基準,如車駕為六尺,一步長度為六尺,馬車有六匹馬,並將黃河更名為德水。

刑罰全是以法律為基準,亦即實行法家主義的政治。始皇以秦國法律為基礎,加以修訂和擴充,制定了一套更嚴密的法律,頒佈全國施行。

始皇在滅六國之初,就下令拆除各國的舊城廓,決通壅阻河道的堤防,把易於據守的險阻剷平,目的在於消除反秦勢力利用這些軍事設施作為反抗的據點。

此外疏濬鴻溝作為水路中心,貫通濟、汝、淮、泗諸水。又鑿靈渠接通湘、桂二江,開發通往南方的水路交通。並以京師咸陽為中心,先後修築三條馳道。一條向東,通往現在的山東、河北。一條向南,通往現在的安徽、江蘇。一條向北,通往現在的內蒙古一帶。

馳道寬五十步,路旁隔三丈即種樹一棵。之後,即利用修築的馳道巡行天下。

始皇在登基為皇帝後,隔年起曾巡行全國五次。

第一次巡行,是到甘肅。

第二次到鄒國,登上嶧山,和魯國的儒者討論統治天下者最重要的封禪和望祭的儀式。

後又登泰山,豎立刻石,並在山頂建造一座祭天的祭壇。又於琅琊臺與齊人徐福會面。徐福告訴始皇海上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島,自願前往求取長生不死的仙藥。歸途中,始皇曾在泗水打撈周鼎,結果徒勞無功。

第三次巡行時,六國反秦的運動已逐漸表面化,並且發生了韓國公子張良在博浪沙襲擊始皇的事件。

第四次巡行是到北方,巡視後即返回咸陽。

始皇最後一次巡行時,又與徐福於琅琊會面,徐福並未得到仙藥。始皇除了徐之外,還曾派燕人盧生和韓終、侯公、石生等人,去探求長生不死的仙藥,不過都沒有得到。

始皇一方面以法家思想治理國家,另一方面又迷信五行思想,多方訪求仙藥。他大興土木建阿房宮,就是要模仿天界,希望能登天界為神仙。為了要達到法家思想中央統治的目的,同時收集民間武器熔鑄成鐘、鐻及十二尊金人。又強制十二萬戶可能對國家有威脅的富豪,移往較易監視的咸陽附近。

其他還有統一各國不同的法度、衡石、丈尺的度量衡,文字則全國統一用篆書。文字、車軌、度量衡的統一,雖然曾經一度引起混亂,但之後於一般生活卻顯得較為方便。

在統一貨幣方面,廢止戰國時代各國形制輕重都不相同的貨幣,規定黃金為上幣,以鎰(二十兩)為單位。圓形方孔的銅錢為下幣,依其重量稱為半兩。

在統一度量衡方面,頒佈度量衡的標準器,通行天下。基本上沿用商鞅時所造的尺子和量器,衡器則略有變更。度量衡器需由官方監造,不許民間私造。

在車同軌方面,統一全國車軌的闊度,規定車寬六尺,以利交通。

統一文字方面,戰國時各國「語言異聲,文字異形」。秦始皇下令李斯以秦國文字為藍本,把商周以來的古文字(大篆)統一和簡化,制定了「小篆」(秦篆)。

程邈又根據民間流行的字體整理出一種新字體,稱為「隸書」(秦隸)。後來小篆成為標準文字,隸書則成為一般日用的文字。

秦始皇的各種措施並非沒有遭到反對,具有儒家思想的博士淳于越就曾提出反對郡縣制。淳于越認為不師法古人,國家無法長治久安。

而這樣的說法,卻遭到李斯嚴厲的反駁。李斯認為僅靠讚美殷周時代的封建制度,那能使國家長治久安,因此他建議除了秦國史書、醫藥、占卜、農業之書,及秦博士官所藏圖書以外,所有各國史書、諸子百家之書,都需交出燒毀。並且以後有敢繼續談論詩書的處死刑,有敢以古非今的滅族。嚴禁私學,要學法令的,必須「以吏為師」。

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議,下令焚書,這就是有名的焚書令。第二年(前212年),因為侯生、盧生等儒生誹謗始皇,始皇開始鎮壓儒生,並且把牽連有關的儒生四百六十多人,坑殺於咸陽城郊,就是坑儒事件。

始皇這些政治措胣,對於初統一的帝國確實發揮了作用,對當時及後世都產生了十分巨大的影響。除了消除割據勢力,樹立統一的觀念,鞏固統一的政權之外,同時也促進了全國經濟、文化的聯繫。




文章摘自:http://www.ltsh.ilc.edu.tw/history/history1/newpage5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