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秦朝的建立


秦始皇統一六國,當然始皇的領導非常重要,但卻不可認為一切都是始皇一個人的功勞。因此,在秦統一六國原因的探討中,史學家們首先提出的第一個因素是,統一是在經過春秋戰國長期戰亂之後,歷史局勢發展之所趨。也就是說,歷史進程擴展到戰國時代,人們在思想上已傾向於統一。而始皇所扮演的,正是把歷史傾向落實於現實環境中的人物。

由於分裂割據和兼併戰爭,破壞了生產,阻礙了生產的發展,因此人們強烈要求安定的環境。而結束這種戰國的局面,實現國家的統一,可能是製造安定環境最直接的方法。這是秦統一六國的客觀因素。

第二個原因,在於六國國內的形勢。六國的歷史包袱,顯然要比秦國來得沈重。六國位於中原地區,雖然西周禮樂制度不行,然貴族大體上仍深以禮樂之邦自居。當孔子周遊列國時,儒家思想無形之中,已播下種子。而秦國僻處西方,長久以來與游牧民族犬戎相抗,民風較為樸實強悍。

因此,與中原諸國比較起來,秦國在文化程度上較為低落。孔子與孟子就都沒有到過秦國,秦國也因此沒有受到儒家學說的影響,當然也比較不重視儒家所說的繁文縟節。

因此,深受法家思想影響的商鞅,在未入秦之前,雖曾在魏國待了很長一段時間,卻無法受到重用。商鞅在對東方諸國死心後,西入秦國為秦效命。商鞅在秦國變法非常地徹底,且不遺餘力地打擊舊貴族。這些做法,之所以能夠成功,原因即在於秦國的民風及其內部人民與貴族間並無尖銳的衝突,而這正是六國所無法提供的客觀條件。

第三個原因,與戰國以來秦國的變法有關。秦自商鞅變法以來,一直貫徹執行為軍功爵制度」來進行賞罰。

軍功爵制度將秦國全國上下軍民,都納入了戰爭的軌道中,每一個人皆因其軍功而行賞論罰。且軍功爵制度是一種多等級制,其所以吸引每一個人,盡可能地去發揮自己最大的能量的原因,在於它是由國家不斷進行財產和權力的再分配。

各級爵位的實際利益,是落實在土地、賦稅、徭役的分配,以及個人身分的升降等等之上。也就是,秦的統治者利用土地、租稅、爵位等調動臣民的戰鬥力。

學者們普遍認為,軍功爵制度是秦國強大和始皇完成統一的基本原因。

此外,秦位居關中,土地肥沃。鄭國渠修成後,可灌溉四萬餘頃土地,農業生產有很大的發展。且因長期與犬戎爭戰,人民習於戰鬥,加以軍功爵制度的實行,軍事上較六國為優勢。

可知,秦統一六國,是有著長久的歷史背景,而不是一夕變來的。然而統一之後的建設,卻是更為重要的。

秦始皇採用歷朝以來深信不疑的金、木、水、火、土的五德終始,認為秦繼周而興,由於周朝是火德,因此秦為水德。水德屬於冬季,顏色尚黑,因此秦朝定十月為歲首,朝賀也定在十月,而衣服、軍旗、皇帝的旗幟,都以黑色為上位。

另外,在數字上也以代表陰數的六為基準,如車駕為六尺,一步長度為六尺,馬車有六匹馬,並將黃河更名為德水。

刑罰全是以法律為基準,亦即實行法家主義的政治。始皇以秦國法律為基礎,加以修訂和擴充,制定了一套更嚴密的法律,頒佈全國施行。

始皇在滅六國之初,就下令拆除各國的舊城廓,決通壅阻河道的堤防,把易於據守的險阻剷平,目的在於消除反秦勢力利用這些軍事設施作為反抗的據點。

此外疏濬鴻溝作為水路中心,貫通濟、汝、淮、泗諸水。又鑿靈渠接通湘、桂二江,開發通往南方的水路交通。並以京師咸陽為中心,先後修築三條馳道。一條向東,通往現在的山東、河北。一條向南,通往現在的安徽、江蘇。一條向北,通往現在的內蒙古一帶。

馳道寬五十步,路旁隔三丈即種樹一棵。之後,即利用修築的馳道巡行天下。

始皇在登基為皇帝後,隔年起曾巡行全國五次。

第一次巡行,是到甘肅。

第二次到鄒國,登上嶧山,和魯國的儒者討論統治天下者最重要的封禪和望祭的儀式。

後又登泰山,豎立刻石,並在山頂建造一座祭天的祭壇。又於琅琊臺與齊人徐福會面。徐福告訴始皇海上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島,自願前往求取長生不死的仙藥。歸途中,始皇曾在泗水打撈周鼎,結果徒勞無功。

第三次巡行時,六國反秦的運動已逐漸表面化,並且發生了韓國公子張良在博浪沙襲擊始皇的事件。

第四次巡行是到北方,巡視後即返回咸陽。

始皇最後一次巡行時,又與徐福於琅琊會面,徐福並未得到仙藥。始皇除了徐之外,還曾派燕人盧生和韓終、侯公、石生等人,去探求長生不死的仙藥,不過都沒有得到。

始皇一方面以法家思想治理國家,另一方面又迷信五行思想,多方訪求仙藥。他大興土木建阿房宮,就是要模仿天界,希望能登天界為神仙。為了要達到法家思想中央統治的目的,同時收集民間武器熔鑄成鐘、鐻及十二尊金人。又強制十二萬戶可能對國家有威脅的富豪,移往較易監視的咸陽附近。

其他還有統一各國不同的法度、衡石、丈尺的度量衡,文字則全國統一用篆書。文字、車軌、度量衡的統一,雖然曾經一度引起混亂,但之後於一般生活卻顯得較為方便。

在統一貨幣方面,廢止戰國時代各國形制輕重都不相同的貨幣,規定黃金為上幣,以鎰(二十兩)為單位。圓形方孔的銅錢為下幣,依其重量稱為半兩。

在統一度量衡方面,頒佈度量衡的標準器,通行天下。基本上沿用商鞅時所造的尺子和量器,衡器則略有變更。度量衡器需由官方監造,不許民間私造。

在車同軌方面,統一全國車軌的闊度,規定車寬六尺,以利交通。

統一文字方面,戰國時各國「語言異聲,文字異形」。秦始皇下令李斯以秦國文字為藍本,把商周以來的古文字(大篆)統一和簡化,制定了「小篆」(秦篆)。

程邈又根據民間流行的字體整理出一種新字體,稱為「隸書」(秦隸)。後來小篆成為標準文字,隸書則成為一般日用的文字。

秦始皇的各種措施並非沒有遭到反對,具有儒家思想的博士淳于越就曾提出反對郡縣制。淳于越認為不師法古人,國家無法長治久安。

而這樣的說法,卻遭到李斯嚴厲的反駁。李斯認為僅靠讚美殷周時代的封建制度,那能使國家長治久安,因此他建議除了秦國史書、醫藥、占卜、農業之書,及秦博士官所藏圖書以外,所有各國史書、諸子百家之書,都需交出燒毀。並且以後有敢繼續談論詩書的處死刑,有敢以古非今的滅族。嚴禁私學,要學法令的,必須「以吏為師」。

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議,下令焚書,這就是有名的焚書令。第二年(前212年),因為侯生、盧生等儒生誹謗始皇,始皇開始鎮壓儒生,並且把牽連有關的儒生四百六十多人,坑殺於咸陽城郊,就是坑儒事件。

始皇這些政治措胣,對於初統一的帝國確實發揮了作用,對當時及後世都產生了十分巨大的影響。除了消除割據勢力,樹立統一的觀念,鞏固統一的政權之外,同時也促進了全國經濟、文化的聯繫。




文章摘自:http://www.ltsh.ilc.edu.tw/history/history1/newpage526.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